關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機關事務管理辦法》的政策解讀
2023年1月11日自治區第十三屆人民政府第191次常務會議通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機關事務管理辦法》(2023年1月15日自治區人民政府令第231號公布,以下簡稱《辦法》),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這是自治區第一部全面系統規范機關事務管理工作的政府規章,彰顯了自治區黨委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機關事務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推進更高水平法治新疆建設?!掇k法》的制定出臺是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根據新形勢新發展新要求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自治區法治政府建設中的一件大事,是新時期自治區機關事務法治化建設的重要標志性成果,為全區深化機關事務工作改革、降低機關運行成本、推動機關事務管理體制機制創新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F對《辦法》重點內容解讀如下。
一、《辦法》制定的指導思想及依據
《辦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以《機關事務管理條例》《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條例》《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等法規,以及《黨政機關辦公用房管理辦法》《黨政機關公務用車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為依據,注重與相關法規規章的銜接,立足我區實際,分別對經費管理、資產管理、服務管理、節約管理等有關內容進行明確,為規范我區機關事務管理活動提供法治保障。
二、《辦法》的立法背景及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中央八項規定頒布以來,對機關事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制定出臺規范機關事務管理工作的政府規章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的必然要求,對于進一步加強政府自身建設,規范新形勢下現代機關事務工作,建設節約型機關,促進法治新疆、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一)制定《辦法》是加強政府自身建設的本質要求。機關事務管理是國家機關的內部行政管理,承擔著為黨政機關履行國家行政管理職能提供服務和保障的重要職責和角色,在國家治理中發揮著重要職能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改進作風、厲行節約作為加強黨和政府自身建設的重要抓手,黨中央、國務院先后出臺了一系列制度措施。當前,我國正在由經濟建設型政府向公共服務型政府轉變,公眾在關注政府更好地履行經濟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等職能的同時,也在更多地關注政府自身的行為邊界、基本結構、行政成本以及行為效益等以機關事務為核心的內部行政行為。經過多輪機構改革,明確了機關事務管理工作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職責定位,是統籌配置、合理使用、有效監管機關正常運行所需經費、資產、服務和能源資源的一項重要行政工作。
(二)制定《辦法》是建設法治新疆、推進依法行政的客觀要求。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要求把全面依法治國的要求嚴格落實到新疆工作各個領域,以依法治疆為引領,堅守法治原則,樹牢法治思維,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新疆、法治新疆。機關事務工作對密切聯系廣大干部群眾、展示機關作風形象,服務總目標、維護社會安全穩定都具有重要作用,必須堅持法治思維、依靠法治保障、運用法治手段,加強政府內部治理的基礎型、主干型、支柱型法規體系建設,增強機關事務領域依法治理的約束性、強制力,不斷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近年來,我區提出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新疆,標志著我區法治建設駛入“快車道”。相對于政務來說,機關事務的法治建設嚴重滯后,制約了法治新疆建設步伐,亟需制定出臺《辦法》,填補空白、補齊短板,推進機關事務工作依法行政、依法服務、依法保障。
(三)制定《辦法》是順應社會發展和群眾呼聲的時代需要。近年來,隨著政務公開、信息公開工作的深入推進,社會公眾對機關事務涉及的經費、資產、服務等事項十分關注,尤其是“三公”經費開支、行政經費公開、機關資產管理使用、實物定額和服務標準制定等,都直接面對公眾和媒體的監督,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和熱點。機關事務工作逐步由幕后走向前臺,必須順應時代發展要求,通過完善規章制度,全面規范機關事務管理工作。機關事務管理部門是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建設廉潔型政府的主要責任部門,國有資產、公務用車、辦公用房、公務接待、后勤保障等各業務領域既是資源配置的重點,更是廉潔風險防控的焦點,機關事務工作是否能夠依法履職、依規服務、依標保障,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政府的施政效能,從而間接影響提供公共服務的質效。鑒于現狀,亟需機關事務地方規章的制定和出臺,推進新疆機關事務在法治軌道上規范運行。
三、《辦法》的結構和主要內容
《辦法》共七章44條,分別為總則、經費管理、資產管理、服務管理、節約管理、法律責任、附則?!掇k法》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解決我區機關事務工作存在的制度要求、權責劃分、職能邊界、工作內容等不清晰、不明確、不具體等諸多問題,吸收借鑒機關事務管理信息化、社會化、績效化實踐經驗和創建節約型機關的創新做法,明確了我區機關事務工作的基本原則、管理體制,對全區機關事務工作成熟的管理經驗進行了固化,重點對機關經費管理、資產管理、服務管理、節約管理等方面作出了具體規定。
(一)明確了機關事務集中統一管理體制機制。機關事務集中統一管理是《辦法》的核心內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一類事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統籌、一件事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負責”。按照中央關于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提高政府效能的總體思路,《辦法》立足當前我區各級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工作實際,依法明確自治區、州、市(地)、縣(市、區)機關事務工作集中統一管理體制,建立機關事務系統上下級業務指導監督關系,界定區、地、縣機關事務主管部門,以及各有關單位的監督管理職責。推進機關事務統一集中管理,有利于各單位減少事務工作壓力,集中精力做好政務工作,更好地從事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有利于統籌配置機關服務保障資源,節約使用財政資金,提高服務保障效益;有利于集中研究解決機關事務工作的共性和規律性問題,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推進管理科學化、保障法治化和服務社會化。
(二)建立機關運行經費依法、規范、節約管理機制。加強機關運行經費管理,是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降低機關運行成本,建設節約型機關的關鍵舉措?!掇k法》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機關事務部門制定機關運行實物定額、服務標準,并建立動態調整機制;要求各級人民政府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各部門嚴格執行機關運行經費預算,嚴格控制、規范使用“三公經費”,依法依規實行政府采購,建立健全機關運行經費公開制度;同時要求建立機關運行經費支出統計報告和績效考評制度,定期統計、分析、評價機關運行成本;概要提出了加強“三公經費”管理監督、規范部門采購行為等方面的制度要求和途徑。
(三)規范機關資產的集中統一、分級分類、全生命管理。加強機關國有資產的管理,是機關事務管理的重要內容。針對機關資產管理存在的權屬不清、配置不均、使用低效等問題,《辦法》從機關事務工作的本質屬性角度,明確機關資產的主管部門及宏觀職責,細化財政部門、機關事務管理部門、各部門之間的權責關系,明確機關資產配置標準制定、配置計劃管理、日常使用管理、機關資產處置等核心問題。對于機關用地、辦公用房、保障性住房、公務用車等重要事項進行專門規范。
為規范辦公用房管理,按照《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的相關規定,要求機關事務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健全機關辦公用房管理制度,集中管理機關辦公用房及機關用地。各部門應當嚴格執行辦公用房管理制度標準。
為規范公務用車管理,《辦法》明確了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嚴格執行有關規定,加強公務用車管理,保障公務出行??h級以上人民政府機關事務管理部門主管本級政府公務用車管理工作,根據職責負責公務用車的配備、使用、處置等,指導監督下級政府公務用車管理工作。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各部門應當按照規定標準配備使用國產汽車,優先選用新能源汽車。
(四)創新機關后勤服務及質量監管體制機制。機關后勤服務是機關事務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總結多年來機關后勤服務成熟經驗的基礎上,《辦法》堅持管理和服務兩個職能相分離,以及安全保密的前提下,通過多種社會化方式,建立市場導向、多元并存的后勤服務體制,并對機關引進社會服務行為從引進方式、質量監管等方面進行了規定?!掇k法》要求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推進機關后勤服務的社會化改革,完善配套管理制度。規定機關事務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機關后勤服務的監管,確定機關后勤服務項目和標準,合理配置和節約使用后勤服務資源。規定集中辦公區域后勤服務應當實行集中管理,統籌服務資源,執行統一的服務標準。同時,對公務接待也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后勤服務的監督管理事項是行政職能,不能實行社會化。
(五)強化了政府及其部門帶頭節約資源。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全面實施節約戰略,節約能源資源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是維護能源資源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大任務?!掇k法》堅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節約管理為核心,對加強節能管理、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實施節水措施、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止餐飲浪費、推動示范創建等方面作出規范,增強全民節約意識?!掇k法》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機關事務管理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按照職能職責,統籌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引導推動用能結構持續優化。各級人民政府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各部門應當開展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工作,主動減少碳排放,營造綠色低碳良好氛圍?!掇k法》對生活垃圾分類提出要求,明確實施機關食堂反食品浪費工作成效評估和通報制度。明確推進節約型機關等示范創建行動,并建立動態調整機制。
(六)明晰了監督檢查與法律責任?!掇k法》從三個層面建立和完善監督檢查和考核機制:一是政府監督。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級政府各部門和下級政府機關事務工作的監督檢查,及時糾正在機關運行經費、資產和服務管理、節能降碳等機關事務工作中的違法違紀行為。二是職能監督。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改革、財政、審計等部門和機關事務管理部門依照有關規定,加強對機關運行經費、資產、辦公用房、公務用車、服務管理、節能降碳等工作的監督檢查和督促整改。三是舉報處理。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機關事務管理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建立舉報制度,公布舉報電話(自治區機關事務管理局舉報電話:0991-2398419,州、市(地)、縣(市、區)機關事務管理部門在門戶網站公布舉報電話),接受對違反機關事務管理行為的舉報和投訴,根據職責分工,依法調查處理。相關部門和人員及機關事務管理人員違反《辦法》規定的,依據《機關事務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應當承擔法律責任,并著重明確機關事務管理人員的追責情形及其法律責任。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